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脢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ㄖㄡˋ
  • 部首外筆畫 7
  • 總筆畫 11
  • 漢語拼音 méi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éi
解釋:
[名]
裡脊肉。指牛、豬等背脊兩旁條狀的瘦肉。如:「脢子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ㄇㄟˊ

1. 里脊肉。指牛、豬等背脊兩旁條狀瘦肉。如:「脢子肉」。《說文解字.肉部》:「脢,背肉也。」《廣韻.平聲.灰韻》:「脢,脊側之肉。」

2. 心以上、口以下之部位。《玉篇.肉部》:「脢,心之上、口之下,亦感其脢。」《易經.咸卦.九五》:「咸其脢,無悔。」三國魏.王弼.注:「脢者,心之上、口之下。」

3. 「脢胎」:放縱不羈,任意妄言。《晉書.卷九二.文苑列傳.王沈》:「至乃空囂者以泓噌為雅量,瑣慧者以淺利為鎗鎗,脢胎者以無檢為弘曠。」

㈡ㄇㄟˋ,ㄇㄟˊ之又音。

注音: ㈠ㄇㄟˊ ㈡(又音)ㄇㄟ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脢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