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荏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rěn
解釋:
  1. 植物名。脣形科紫蘇屬,一年生草本。葉對生,卵形或圓形,邊緣有粗鋸齒,葉柄密被白毛。秋天開白色小花。種子可榨油,為工業原料。 △白蘇、荏胡麻
  2. 柔弱、怯懦。
    【例】色厲內荏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rěn
解釋:
[名]
植物名。脣形科紫蘇屬,「白蘇」之古稱,參見「白蘇」條。
[形]
柔弱、怯懦。《論語.陽貨》:「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ám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形] ] 形容人的身體虛弱,沒有元氣。
  2. [[形] ] 形容某事物的質地不夠紮實、堅固。
反義詞: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