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茼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茼蒿:一年生的草本植物。葉互生,邊緣有不規則羽狀分裂。頭狀花序,花黃色或白色。嫩莖及葉可食。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茼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tóng |
解釋:
參見「茼蒿」條。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茼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茼蒿」:植物名。菊科茼蒿屬,一年生草本。葉互生,邊緣有不規則羽狀分裂。頭狀花序,花黃色或白色。嫩莖及葉可食,為冬季重要蔬菜之一。《字彙.艸部》:「茼,草名。」《正字通.艸部》:「茼,菜名。一名蓬蒿。」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卷七九.食治.菜蔬第三》:「茼蒿,味辛平,無毒,安心氣,養脾胃,消痰飲。」明.徐光啓《農政全書.卷二八.樹藝.蔬部》:「《農桑通訣》曰:『茼蒿,春二月種,可為常食。』」亦稱為「蓬蒿」。 |
|
注音: | ㄊㄨㄥˊ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茼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