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銼磨葵珊瑚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銼磨葵珊瑚
英文名: Caryophyllia (Caryophyllia) scobinosa
描述:
單體珊瑚,珊瑚體呈倒三角形,側面觀彎曲角度約為90度,珊瑚孔端寛大,邊緣呈鋸齒狀(第1和第2組隔片分別與第4組隔片頂端彼此癒合),珊瑚體莖部短小,基部具有附著痕跡。珊瑚孔呈橢圓形,最大長寛比(GCD:LCD)約1.2-1.5,最大珊瑚孔直徑超過15毫米,高約15毫米。珊瑚體具有4組隔片(S1-S4),少數個體具有第5組(S5)隔片,呈六放排列,隔片末端呈波浪狀,表面具有大小一致的尖刺狀突起,S1-S2長度相似,隔片末端接近中柱位置;S3長度略大或等於S4,長度約為S1的2/3,第3組隔片末端在各組隔片中彎曲程度最為明顯;S5若具有則通常短小、不完整或缺失,隔片公式為S1-S2>S3≧S4或S1-S2>S3≧S4>S5,中柱呈花叢狀,由5-9片順時針扭轉的骨片組成,骨片長度與離片相似;溝槽深且明顯;珊瑚體離片12-14片,位於S3末端,末端呈波浪生長,表面著生有鋸齒狀小突起;肋片明顯, C1較寛,C2-3宽度相似,肋片接近珊瑚孔邊緣處明顯隆起,並具有褐色斑紋,接近珊瑚孔邊緣處肋溝較宽深;接近莖部處肋溝較窄淺。
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域。
作者: 鄭有容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