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膜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ㄉㄨㄥˋㄓˊㄨˋㄊㄧˇㄋㄟˋㄒㄧㄤˋㄅㄛˊㄆㄧˊ˙ㄉㄜㄗㄨˇㄖㄨˊ:「ㄦˇㄇㄛˊ」、「ㄋㄠˇㄇㄛˊ」、「ㄓㄨˊㄋㄟˋㄇㄛˊ」。
  2. ㄒㄧㄤˋㄇㄛˊ˙ㄉㄜㄅㄛˊㄆㄧˊㄨˋㄖㄨˊ:「ㄧㄡˊㄇㄛˊ」、「ㄍㄨˇㄇㄛˊ」、「ㄓㄨㄧㄡˊㄇㄛˊ」。
  3. ㄇㄛˊㄅㄞˋㄍㄨㄟˋㄗㄞˋㄉㄧˋㄕㄤˋㄐㄩˇㄌㄧㄤˇㄕㄡˇㄈㄨˊㄉㄧˋㄐㄧㄥˋㄅㄞˋㄖㄨˊ:「ㄊㄚㄈㄟㄔㄤˊㄔㄥˊㄒㄧㄣ˙ㄉㄜㄗㄞˋㄇㄛˊㄅㄞ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膜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生物體內像薄皮的組織,具有分隔或保護的作用。
    【例】耳膜、竹膜、橫膈膜
  2. 像膜的東西。
    【例】笛膜、鼓膜、護膜
  3. →膜拜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動、植物體內像薄皮的組織。如:耳膜、橫膈膜、竹內膜等。
2.像膜的薄皮物。如:笛膜、油膜、鼓膜等。
3.由脂質雙層分子組成的細胞構造,可區隔細胞或胞器的內外部。如:細胞膜、內質網膜等。英文為membrane。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參見「膜拜」條。
2.(一)之又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embrane
作者: 周榮華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膜泛指由很薄的材料做成者,例如蛋膜等。在力學中則指以中間之拉力平衡側向力量之薄物,例如國人常用的鼓之鼓面即是。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mo̍oh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動、植物體內的薄皮組織。
  2. [[名] ] 性質、外觀近似於膜的物品。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