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檬果葉蟬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檬果褐葉蟬 (Idioscopus niveosparsus) 整體為棕色,頭頂具有一對前方黑色之斑點;雄蟲於後楯片具紅棕色的斑紋,於雌蟲則為淡棕色;雌蟲的每個單眼外圍環繞白色圈;前胸背斑具有不規則之綠棕色斑點;於小楯片每一個基部的角附近具有一黑色的三角形斑紋;翅覆棕色,前緣具有黑色斑紋。本種為檬果之主要害蟲,在開花期為害果樹的花穗、枝條、嫩葉、新梢、果柄等,刺吸組織汁液,致落花、落果。另外,成蟲分泌蜜露誘發煤病。主要出現於12月至隔年3月。分佈範圍廣,自日本至西巴基斯坦皆可發現其蹤跡。本種敘述主要引用黃坤煒 (1992) 之文獻。
知識 1:
皆陸生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檬果葉蟬
中文亞目名: 頸喙亞目
中文亞科名: 片角葉蟬亞科
中文亞綱名: 有翅亞綱
中文屬名: 扁喙葉蟬屬
中文界名: 動物界
中文目名: 半翅目
中文科名: 葉蟬科
中文綱名: 昆蟲綱
中文總科名: 葉蟬總科
中文門名: 節肢動物門
學域-大分類: 動物-昆蟲類
拉丁亞目名: Auchenorrhyncha
拉丁亞科名: Idiocerinae
拉丁亞綱名: Pterygota
拉丁屬名: Idioscopus
拉丁界名: Animalia
拉丁目名: Hemiptera
拉丁科名: CICADELLIDAE
拉丁種小名: niveosparsus
拉丁綱名: Insecta
拉丁總科名: CICADELLOIDEA
拉丁門名: Arthropoda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