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行為場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Behavior Setting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行為場所意指由可替換的人與環境所組成、而彼此互動以完成「場所計畫」的、有邊界、自我調節而有秩序的系統。它具有幾個特質:(1)一種或多種固定的行為模式,及規則性發生的人類活動。如教堂裡講道、唱詩歌的活動。(2)行為模式與周遭無生命物體的連結與協調,如教堂中神壇、座椅、詩歌歌本與做禮拜的關係。(3)確定的時間與空間邊界。在此邊界外的行為很容易和場所裡的區別。如禮拜在星期日早上十點到十一點,教堂的牆所圍出來的神聖空間內進行。(4)不依賴特殊的個人,即場所裡的人幾乎是可以替換的。如教堂裡的牧師與教友雖然改變,卻不影響場所裡功能的進行。(5)對行為場所的影響力或對其功能所負的責任,具有層級性的關係。例如牧師所扮演的角色就較只是到教堂做禮拜的人重要。(6)具有自我維持場所功能運作的能力。例如做禮拜時有小孩吵鬧,會遭到指責的眼光或將小孩帶出教堂。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行為場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