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比衰減率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pecific Decay Rate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是指生化系統(包括:純種培養、批分式培養、連續培養、及廢水生物處理系統等)中,由於微生物維持活動所需能量不足時,因而進行內呼吸代謝(endogenous metabolism)使得生物量(biomass)的增殖速率減緩,其單位時間內每單位總生物量減少的比率即為比衰減率,可以kd來表示。生化系統中衰減或內呼吸代謝發生時,有以下幾種狀況:(1)純種培養系統:當外來碳源用完時,會立即發生細胞自體溶解現象(autolysis)。(2)混合菌種批分式培養系統:當外來碳源用完時,會發生不同種類微生物間相互捕食的現象,如原生動物捕食細菌的情形,系統會處於內呼吸期(endogenous phase)。(3)連續培養系統:自體消化現象(autodigestion)和成長現象一直共同存在於此類系統中,多少會減少淨生物量產量(biomass yield)。一般純種培養之kd會高於混合菌種培養者;當溫度提高時,kd值也會相對提高。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比衰減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