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裟 - 教育百科
  • 部首
  • 部首外筆畫 7
  • 總筆畫 13
  • 漢語拼音 shā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ā
解釋:
  1. →袈裟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ā
解釋:
參見「袈裟」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e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袈裟」:

1. 出家人之法衣。梵語kaṣāya之音譯詞。意為非正色。佛教戒律規定,出家人所穿衣服,須雜色,不可著正色衣服。晉.竺僧度〈答楊苕華書〉:「披袈裟,振錫杖,飲清流,咏波若。」《洛陽伽藍記.宋雲家紀》:「雨止,佛在石下,東面而坐,晒袈裟。」亦稱為「福田衣」、「蓮華衣」、「水田衣」、「無垢衣」。

2. 毛衣。《集韻.平聲.麻韻》:「裟,毛衣謂之袈裟,或从毛。」

注音: ㄕㄚ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裟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