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本與技能互補假說 - 教育百科
資 | |
本 | |
與 | |
技 | |
能 | |
互 | |
補 | |
假 | |
說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Capital-Skill Complementarity Hypothesis |
作者: | 陳麗珠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資本與技能互補假說(Capital-Skill Complementarity Hypothesis,簡稱CSC)主要在於肯定教育的效果,認為物質資本(physical capital)存量增加,導致高學歷勞動者邊際生產力的提高程度大於低學歷勞動者的程度;換言之,物質資本與高學歷勞動者間的互補關係,大於物質資本與低學歷勞動者間的互補關係。 當學校擴充、教育普及時,高學歷人數增加,高學歷勞工與低學歷勞工之間的工資差異應該會縮小,但是資本與技能互補假說主張,在技術進步下,由於資本使用量的增加,高學歷勞工的邊際生產力也隨之提高,結果高學歷勞工的需求增加,遂使高學歷勞工與低學歷勞工之間的工資差異又擴大。所以從事教育規劃,應將資本與技能互補假說的效果加以考慮,只憑不同勞動型態之間的替代彈性知識是不足夠的。 資本與技能互補假說的驗證,可以透過檢定Csk>Csn證明,其中,Csk代表高學歷勞動者與實體資本間的互補彈性,Csn代表高學歷勞動者與低學歷勞動者間的互補彈性。羅森(S. Rosen)使用一九六八年美國鐵路業的橫斷資料,葛瑞里須(Z. Griliches)使用一九六九年美國工業資料,分別對資本與技能互補假說進行實證,結果都得到相當程度的支持。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資本與技能互補假說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