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硉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ㄕˊ
  • 部首外筆畫 6
  • 總筆畫 11
  • 漢語拼音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參見「硉兀」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硉兀」:

⑴ 危石。喻突出、不平貌。《玉篇.石部》:「硉,硉矹,危石也。」唐.杜甫〈瘦馬行〉詩:「東郊瘦馬使我傷,骨骼硉兀如堵牆。」唐.韓愈〈雪後寄崔二十六丞公〉詩:「幾欲犯嚴出薦口,氣象硉兀未可攀。」亦作「硉矹」、「𥓎矹」、「峍矹」。

⑵ 沙石隨水轉動貌。《文選.郭璞.江賦》:「碧沙瀢𣵺而往來,巨石硉矹以前卻。」唐.李善.注:「硉矹,沙石隨水之貌。」案:當出自《龍龕手鏡.石部》:「硉矹,不穩貌也。」巨石在水中轉動,故不穩。

2. 「硉矹」:如山崖之狀。《集韻.入聲.沒韻》:「𥓎,𥓎矹,山崖也。或作硉、峍。」亦作「硉兀」、「𥓎矹」、「峍矹」。

注音: ㄌㄨ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硉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