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跚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ㄇㄢˊㄕㄢㄒㄧㄥˊㄖㄨㄥˊㄅㄨˋㄈㄚㄅㄨˋㄨㄣˇㄨㄞㄨㄞㄒㄧㄝˊㄒㄧㄝˊ˙ㄉㄜㄧㄤˋ˙ㄗㄖㄨˊ:「ㄊㄚㄗˋㄘㄨㄥˊㄔㄜㄏㄨㄛˋㄕㄡˋㄕㄤㄏㄡˋㄗㄡˇㄑㄧˇㄌㄨˋㄌㄞˊㄅㄨˋㄌㄩˇㄇㄢˊㄕㄢㄒㄧㄢˇ˙ㄉㄜㄒㄧㄤㄉㄤㄌㄧ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跚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ān
解釋:
  1. →蹣跚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ān
解釋:
[形]
參見「蹣跚」條。
[動]
踩、踏。元.無名氏《小尉遲》第三折:「劉無敵跚馬兒領番卒上。」元.關漢卿《五侯宴》第三折:「引著沙三去跚橇,伴著王留學調鬼。」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步履不穩貌。《廣韻.平聲.寒韻》:「跚,蹣跚,跛行皃(貌)。」《幼學瓊林.卷二.身體類》:「足跛曰蹣跚。」宋.范成大〈致一齋述事〉詩:「文書煙海困浮沉,不覺盤跚百病侵。」

2. 旋行貌。唐.竇臮〈述書賦〉:「婆娑蹣跚,綽約文質。」

3. 踩、踏。元.無名氏《小尉遲》第三折:「劉無敵跚馬兒領番卒上。」元.關漢卿《五侯宴》第三折:「引著沙三去跚橇,伴著王留學調鬼。」

注音: ㄕㄢ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跚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