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主性知識網路 - 教育百科
自 | |
主 | |
性 | |
知 | |
識 | |
網 | |
路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autonomous knowledge network |
作者: | 唐牧群 |
日期: | 2012年10月 |
出處: |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組織的知識分享是知識管理重要的一環,知識管理希望能將員工的無形資產轉化為外顯知識加以管理,讓知識得以在組織內部流動,進行有效的利用。這種知識分享的過程,可依據分享管道的正式程度分為正式機制及非正式機制。正式機制包括知識庫的建立、舉辦論壇座談、師徒制的知識傳承;非正式的機制則是經由知識網絡或非正式的社會網絡場域(例如:茶水間談話)。 Probs從決策的集中程度,將分享管道分為中央集權的知識複製與自主性的知識網絡。中央集權的知識複製是一種由上而下的控制,由中央主導知識的分享,透過正式的教育訓練或者研討會,傳遞經過組織整理的知識。而自主性知識網絡是由員工主導,組成以知識分享為目的的交流網絡,員工選擇彼此感興趣的主題知識進行討論交流。其分享沒有特定內容,可能以閒聊或漫談的形式進行。相對於傳統科層體制下由上而下的指揮,自主性網路特別強調員工之間自願自主的結合與知識交換,以期達到異質知識來源結合所形成的綜效。林東清(2003)。知識管理。臺北市:智勝文化。Probst, G. J. B., Raub, S., & Romhardt, K. (2000). Managing knowledge-building block for success. England: Wiley. |
|
參考資料: 林東清(2003)。知識管理。臺北市:智勝文化。Probst, G. J. B., Raub, S., & Romhardt, K. (2000). Managing knowledge-building block for success. England: Wiley.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自主性知識網路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