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銀刀 - 教育百科
ˊ
  • 漢語拼音 yín dāo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ín dāo
解釋:
1.唐懿宗時一種軍隊的名稱。後用來稱宿衛衙城或大官的衛隊。《舊唐書.卷一九.懿宗本紀》:「初,王智興得徐州,召募凶豪之卒二千人,號曰銀刀、鵰旗、門槍、挾馬等軍,番宿衙城。」
2.銀質的刀。唐.張籍〈賀祕書王丞南郊攝將軍〉詩:「斜帶銀刀入黃道,先隨玉輅到青城。」
3.銀魚。形似刀。宋.蘇軾〈贈孫莘老七絕〉詩:「今日駱駝橋下泊,恣看修網出銀刀。」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銀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