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逶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ㄨㄟㄧˊㄒㄧㄥˊㄖㄨㄥˊㄨㄢㄑㄩㄏㄨㄟˊㄒㄩㄢˊ˙ㄉㄜㄧㄤˋ˙ㄗ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逶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ēi
解釋:
  1. →逶迤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ēi
解釋:
參見「逶遲」、「逶隨」、「逶迤」等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逶迤」:

 ⑴ 彎曲迴旋貌。《說文解字.辵部》:「逶,逶迤,斜去之皃(貌)。」《文選.古詩十九首.東城高且長》:「東城高且長,逶迤自相屬。」唐.韓愈〈送李翱〉詩:「廣州萬里途,山重江逶迤。」

 ⑵ 迂曲前行貌。《玉篇.辵部》:「逶,逶迤,行皃(貌)。」三國魏.阮籍〈詠懷〉詩一七首之一三:「芳樹垂綠葉,清雲自逶迤。」《紅樓夢》第六回:「又教了板兒幾句話,隨著周瑞家的,逶迤往賈璉的住宅來。」

注音: ㄨㄟ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逶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