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薏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薏苡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蓮子中心的胚芽,味甚苦。《爾雅.釋草》:「荷,芙蕖,……,其實蓮,其根藕,其中的,的中薏。」邢昺疏引陸璣曰:「的中有青為薏,味甚苦。」
2.參見「薏苡」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ì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蓮子中心之胚芽,味甚苦。《爾雅.釋草》:「荷,芙蕖,……其實蓮,其根藕,其中的,的中薏。」宋.邢昺.疏引陸璣:「的中有青為薏,味甚苦。」宋.晏殊〈次韻和司空相公閏秋重九中書對菊〉詩:「冒寒知薏苦,逾分得荃香。」明.宋濂〈陽翟新朱定甫賦〉:「折蓮寄遠被絲牽,舞鸞卻識蓮中薏。」

2.「薏苡」:植物名。葉狹長,有平行脈,實橢圓,仁白色,可作粥飯,並可入藥。《說文解字.艸部》:「薏,薏苡。」《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列傳》:「初,援在交阯,常餌薏苡實,用能輕身省慾,以勝瘴氣。」清.朱彝尊〈酬洪昇〉詩:「梧桐夜雨詞淒絕,薏苡明珠謗偶然。」

注音: ㄧ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薏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