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鄧恩多重比較法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Dunn's Multiple Comparison Test
作者: 吳裕益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鄧恩多重比較法」適用於非正交的事前比較;有些學者稱之為龐費洛尼t考驗(Bonferroni t procedure),這是因為鄧恩法採用下列龐費洛尼不等式(Bonferroni inequality)來表示整個實驗(experimentwise, EW)的錯誤率αEW不會大於C個個別比較的錯誤率αpci之總和,即:
  
  研究者如果要將整個實驗的錯誤率α控制在某一水準,則必須用α/C來檢定每一個比較。這種方法事實上就是將所訂定的整個實驗錯誤率α予以分割,平均分配給C個比較中的每一個比較。例如,如果研究者要進行四個事前非正交比較,而且希望整個實驗的四個比較至少有一個犯第一類型錯誤之概率小於或等於.05,則必須用.05/4=.0125顯著水準來檢定每一個個別比較,此時αEW ≦(4)(.0125)。此種方法也可以依據每個比較犯第一類型錯誤的嚴重性來分割α。例如,可將α=.05分割為.02,.01,.015,.005使整個實驗犯第一類型錯誤的機率αEW≦.05。以鄧恩法檢定時,其公式如下:
  
  式中MSw為誤差均方。當各組人數相同時,則上式可改為:
  
  求此t值後,如果大於查表的t值,則該對平均數的差異達顯著水準。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鄧恩多重比較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