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針指 - 教育百科
ˇ
  • 漢語拼音 zhēn zh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ēn zhǐ
解釋:
刺繡、縫紉等工作。《初刻拍案驚奇》卷三:「琴棋書畫,女工針指,無不精通。」《儒林外史》第一回:「只靠著我替人家做些針指生活尋來的錢,如何供得你讀書?」也作「針黹」。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針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iam-tsáin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抵針、頂針。從前婦女做針線時,套在手指上,用來抵住針的尾端,幫助使力的金屬環。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針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針黹針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