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鉻鉛礦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鉻鉛礦是在1832年依其顏色特徵來命名,希臘語是橙黃的意思。法國化學家L. Vauquelin 曾於1797年首先在鉻鉛礦中發現了鉻元素(Cr)。 晶體以柱狀或針狀居多,少數呈八面體。具有鮮豔的橙紅顏色、黃橙色條痕、比重高(6.0)、加熱易於熔解等,均為其重要的物理特性。 鉻鉛礦是一種較為少見的次生礦物,主要產於含鉛、鉻之礦脈的氧化帶中,並與其它次生含鉛礦物,如白鉛礦(Cerussite)、磷氯鉛礦(Pyromorphite)、鉬鉛礦(Wulfenite)、釩鉛礦(Vanadinite)等共生。
知識 1:
6~6.99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鉻鉛礦
國外產地: 美國California的Darwin mines
學域-大分類: 地質-岩礦類
礦物分類: 鉻酸鹽
紀錄類別: 礦物知識單元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