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眼鏡鴞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pectacled Owl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Pulsatrix perspicillata
形態:
體長43~52公分,喙、腳強健,翼及尾均較寬大,頭圓形,臉部特徵明顯。黑褐色的面盤與胸部被經過面盤下方的白色橫帶所隔開,白色眉線由內側向下延伸至眼先及喙側而呈半圓形弧線,喙乳黃色,虹膜黃色。頭、頸及背面深褐色,飛羽及尾羽有灰黑色橫帶;腹面深皮黃色,有的亞種黑色細橫紋。亞成全身白色而面盤褐黑色。翼上覆羽有灰褐色橫帶。
分布:
共6亞種,分布於美洲,包括墨西哥南部至厄瓜多、玻利維亞及阿根廷。
生態習性:
多半棲息於溪流附近的濃密雨林、疏林等環境,常在夜間至森林邊緣、造林地、皆伐地等較開闊的地方。站在枝條上找尋地面或樹上的獵物,再迅速加以捕捉。獵食對象主要為脊椎動物,包括鼠類、負子鼠、野兔、蝙蝠、蛙類、蜥蜴等,也吃食較大型的昆蟲。於天然樹洞中築巢,每窩產2顆卵,由雌鳥孵化,但僅1隻幼雛能存活動。眼鏡鴞於各分布地均為留鳥,數量尚普遍。
綱:
鳥綱(Class Aves)
目:
鴞形目(Order Strigiformes)
科:
鴟鴞科(Family Strig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眼鏡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