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腳病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wū jiǎo bìng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烏腳病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wū jiǎo bìng |
解釋:
病名。因肢體末梢血管阻塞,引發手指腳趾末端壞死的疾病。患部有麻木、發冷、皮膚發黑、刺痛、腐爛的病狀。一旦發病,常自腳盤向上伸延,侵蝕到小腿或上肢。病人也常罹患皮膚和其他內臟器官的惡性腫瘤。其發生原因可能與飲用含砷量過多的河水或井水有關。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烏腳病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Blackfoot Disease |
日期: | 2002年2月 |
出處: | 環境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台灣西南海岸布袋、北門、學甲、義竹等地區居民中,由於長期飲用地河井水而引起的地方性足部壞疽的疾病。居民腳底皮膚色素沈著,高度角化,發生龜裂性潰瘍;且因血行不良而往往經常發生遠端腳趾或足部變黑而稱之。其原因可能是地河井水中含砷與有機腐植質引起。常併發皮膚癌症及內臟器官如肝、膀胱、肺部等的癌症;以及心臟血管病。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烏腳病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