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歲除 - 教育百科
ˋ
ˊ
  • 漢語拼音 suì ch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uì chú
解釋:
1.指年終、歲暮。舊時於臘歲前一日擊鼓驅疫,謂之逐除,故稱。唐.孟浩然〈歲暮歸南山〉詩:「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2.指農曆年的最後一天。舊歲至此而除,次日即為新歲,有除舊更新之意。《新五代史.卷四七.雜傳.皇甫遇》:「是時歲除,出帝與近臣飲酒過量,得疾,不能出征。」也稱為「除夕」、「除夜」。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歲除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