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出馬 - 教育百科
ˇ
  • 漢語拼音 chū mǎ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ū mǎ
解釋:
  1. 本指將士上陣作戰。後指出面處理事務。
    【例】這筆生意對方指明要經理親自出馬,才肯和我方洽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出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ū mǎ
解釋:
1.古稱將士上陣作戰。《薛仁貴征遼事略》:「一將出馬交戰數合,莫離支刀劈敬德,敬德閃過。」《三國演義》第二回:「張寶遣副將高升出馬搦戰。玄德使張飛擊之。」
2.出面擔當處理,與人對抗較量。《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張生曉得此言是搦他師父出馬,不敢應答。」
3.俗稱醫生出診。清.霽園主人《夜譚隨錄.卷九.霍筠》:「郎不如重理舊業,時向大郎三郎討論,不過數月,亦可出馬矣。何必日夜佔畢,徒自苦為?」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出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hut-má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出面擔當處理事務或與人對抗較量。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出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出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