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臄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ㄖㄡˋ
  • 部首外筆畫 13
  • 總筆畫 17
  • 漢語拼音 jué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ué
解釋:
[名]
1.口內上顎彎曲的地方。《說文解字.谷部》:「𧮫,口上阿也。……臄,或从肉,从豦。」
2.取脾、腎等置於腸內燒炙而成的食品。《集韻.入聲.藥韻》:「臄,切肉也。取脾、腎寘腸炙之曰臄。」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ㄐㄩㄝˊ

1. 口內上顎彎曲處。《說文解字.𧮫部》:「𧮫,口上阿也。……臄,或从肉,从豦。」

2. 取脾、腎等置於腸內燒炙而成之食品。《集韻.入聲.藥韻》:「臄,切肉也。取脾、腎寘腸炙之曰臄。」《詩經.大雅.行葦》:「醓醢以薦,或燔或炙,嘉殽脾臄,或歌或咢。」

3. 笑貌。《廣韻.入聲.藥韻》:「𧮫(臄),一曰笑皃(貌)。」

⇒作「」形時,為@C13350

㈡ㄐㄩ

鳥肉乾。《集韻.平聲.魚韻》:「臄,鳥腊。」

⇒作「」形時,為@B03669

注音: ㈠ㄐㄩㄝˊ ㈡ㄐㄩ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臄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