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類比錄音 - 教育百科
類 | |
比 | |
錄 | |
音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Analog Recording; Analog Sound Recording |
作者: | 朱則剛 |
日期: | 1995年12月 |
出處: |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傳統的錄音無論是唱片上音訊的錄製或是錄音帶的錄音,均是以類比(Analog)的方式代表音頻的高低與音訊的強弱,即稱為類比錄音。在1970年代以前,類比錄音一直是錄音技術的主流。直至1977年,雷射唱片(Compact Disc-Digital Audio)問世,採用數位(Digital)方式錄音,自此錄音媒體漸由類比錄音進入了數位錄音(Digital Recording)的時代。而漸次發展出使用如同錄放影機旋轉式磁頭(Rotary Head)的R-DAT,以及使用固定式磁頭(Stationary Head)的S-DAT二種數位錄音帶系統。此外,近年來又推出一種與現今類比卡帶相容(做放音用)的小型數位卡帶(Digital Compact Cassette,簡稱DDC)。 數位錄音是將自然的聲音轉換成數位化的0與1組合,聲音的再生非常精確、清晰、明亮、不易失真,且訊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簡稱S/N Ratio)高。相對的,類比錄音是自然的依音頻與音量的高低比例,轉換成電波強弱以錄存聲音,再生時聲音不如數位錄音精確與清晰明亮,且訊噪比較低。但是音質通常較為溫暖厚實。因此雖然數位錄音已成為錄音媒體製作的主流,但仍有一些人士堅守類比錄音的方式。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類比錄音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