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黑風暴事故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Black Storm Incident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多發生在開墾乾旱地區。由於濫用土地盲目墾荒,耕作制度混亂,缺乏防護林帶,土壤風蝕嚴重,在連續乾旱時,每當狂風大作時,鬆散的表土經常被刮起,造成風的「黑風暴」現象。美國1931年後曾多次發生這種災害。1933年的「黑風暴」,從俄克拉荷馬州、堪薩斯州、和德克薩斯州等地區,刮到加利福尼亞州,毀壞了上千萬畝農田。捲走了5~10公分的表土。1934年的「黑風暴」更為嚴重,從美國西部草原地區的蒙他拿州、科羅拉多州等的乾旱土地上,捲起「黑風暴」,沖到高空,隨即向東,以每小時96-160公里的速度,越過密蘇里州,賓西法尼亞州和紐約等十幾個州到達東部海岸,席捲的面積東西長2400公里,南北寬1400公里,高達3公里,持續三天之久,從西部草原刮走約3億噸土壤,1934年美國冬小麥產量因此減少到138億公斤,損失慘重。蘇聯1960年3月和4月刮起兩次嚴重的「黑風暴」,席捲了俄羅斯大平原南部廣大地區,墾荒區的春季作物受災面積達400萬公頃以上。1963年的「黑風暴」,在哈薩克開墾的土地上,受災的耕地達2000萬公頃。烏克蘭某些城市的「黑風暴」每年多達17次,1950~1960年間,毀損烏克蘭五個州的100萬公頃地。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黑風暴事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