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體諒 - 教育百科
ˇ
ˋ
  • 漢語拼音 tǐ liàng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ǐ liàng
解釋:
  1. 設身處地為人著想,並給予諒解。
    【例】他居然做出這種傷天害理的事,實在令人無法體諒。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體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ǐ liang
解釋:
設身處地為人著想,給以諒解。《梁書.卷一.武帝本紀上》:「徒守愿節,終隔體諒。群后百司,重茲敦獎,勉茲厚顏,當此休祚。」《紅樓夢》第六八回:「少不得嫂子要體諒我。還要嫂子轉替哥哥說了,先把這官司按下去才好。」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體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hé-liō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並且能諒解對方。
同義詞: 諒解、體念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體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諒解體諒 相關客家語 包涵
相似詞 體貼、諒解 相反詞 究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