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鵓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ㄋㄧㄠˇ
  • 部首外筆畫 7
  • 總筆畫 18
  • 漢語拼音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參見「鵓鴿」、「鵓鴣」等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鵓鴣」:鳥名。欲雨或初晴時,常咕咕啼叫。宋.陸游〈小園〉詩:「村南村北鵓鴣聲,水刺新秧漫漫平。」亦稱為「勃姑」、「祝鳩」、「水鵓鴣」。

2. 「鵓鴿」:鳥名。羽毛灰黑色,頸部及胸前呈暗紅色,常為人飼養於家中,故亦稱為「家鴿」。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九.閒人》:「又謂之『閒漢』,凡擎鷹、架鷂、調鵓鴿、鬥鵪鶉、鬥雞、賭撲落生之類。」

注音: ㄅㄛ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鵓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