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Dysmicoccus neobrevipes - 教育百科
D
y
s
m
i
c
o
c
c
u
s
n
e
o
b
r
e
v
i
p
e
s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英文名: Dysmicoccus neobrevipes
描述:
體寬卵圓形,約1.4-2.7 (2.2) mm 長,1.0-1.9 (1.6) mm寬。觸角8節,約389-483 (440) μm長。唇基上唇鞘,約189-228 (204) μm長。下唇約167-206 (189) µm,約短於唇基上唇鞘或等長。足發達。前足:基節約78-122 (97) µm長;轉節+腿節約222-272 (244) µm長;脛節+跗節約211-250 (235) µm長;轉節+腿節長/脛節+跗節長約為0.90-1.02 (0.96);脛節/跗節約是1.50-2.14 (1.94)。中足: 基節約94-128 (111) µm長;轉節+腿節約244-300 (275) µm 長;脛節+跗節約222-289 (262) µm長;轉節+腿節長/脛節+跗節長約為0.91-1.00 (0.96);脛節/跗節約是1.81-2.43 (2.18)。後足: 基節約106-128 (118) µm長;轉節+腿節約256-328 (300) µm 長;脛節+跗節約272-350 (310) µm長;轉節+腿節長/脛節+跗節長約為0.97-1.10 (1.04);脛節/跗節約是1.88-2.71 (2.43)。爪粗短,無爪突,約28-31 (29) µm長。跗端毛指狀。透明孔在後足基節闕如,主要分佈於腿節及脛節量豐。腹裂卵圓形約72-167 (119) µm長,106-206 (144) µm寬,兩側內凹,由節間中分。具中等發達背裂,每瓣上有14-25個三孔腺及4-6根刺毛。刺孔群17對,具附毛。臀瓣刺孔群(C18)每個具2根錐狀刺毛,約21-29 (25) µm 長,伴著4-6根附毛及43-48個三孔腺,坐落於一較小,略為骨化區域內。倒數第2對刺孔群,每個具4-6根錐狀刺毛,約16-21 (19) µm長,伴著2-4根附毛及28-35個三孔腺。其他刺孔群,每個具3-6根錐狀刺毛,約12-17 (14) µm長,伴著2-4根附毛及12-22個三孔腺。許多腹部刺孔群多具3-5根錐狀刺毛,偶在一些刺群區僅具2根錐狀刺毛,但其他氣孔群之刺毛均多於2個。臀瓣略為發達,具一端刺毛,約 139-183 (158) μm長。臀瓣腹方有一長型骨化區。無臀瓣棒。肛環約75-106 (90) µm長,83-100 (92) µm寬,具6根肛刺毛,約94-167 (123) µm長。 體背方有許多鞭狀刺毛,約11-18 (13) µm,伴著不同大小的短刺毛,約 5-7 (6) µm 長。具三孔腺,直徑約4 µm長,均勻分布。無多孔腺。盤狀孔2類,略大於三孔腺者,多發生於體腹部背方。小型者散佈體表,2-3個分布於眼周。 體腹方有許多鞭狀刺毛,約 28-58 (42) µm 長,伴著不同大小的短刺毛,約9-22 (15) µm長。較長刺毛約68-102 (81) µm長,分布於頭及腹部近生殖孔各節。三孔腺大小與背方者相當,散佈體表。 多孔腺小,直徑約9 µm長, 分布在產卵孔周圍及腹部第6節。管狀腺2類,小型者,約6-8 (7) µm長,3µm寬,通常橫跨於腹部後幾節中央。較大者,約6-8 (7) µm長,3-6 (4) µm寬,分布於腹部邊緣。
分布:
Dysmicoccus </em>neobrevipes</em> 為世界廣泛分佈種類。至少37國有此種粉介殼蟲之記錄。在台灣台北市有此種之記錄。分布國家如下</p>  </p> 澳斯塔拉西亞區(Australasian)</strong>: 美屬薩摩亞、庫克群島、斐濟、關島、美國(夏威夷)、吉里巴斯、馬紹爾群島、北馬里亞納群島、西薩摩亞。</p> 新北區(Nearctic)</strong>: 墨西哥、美國(佛羅里達州)。</p> 新熱帶區(Neotropical)</strong>: 巴布達、巴哈馬、巴西、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多明尼加、厄瓜多、薩爾瓦多、瓜地馬拉、海地、宏都拉斯、牙買加、巴拿馬、祕魯 、波多黎各、蘇利南、千里達、美屬維京群島。</p> 東方區(Oriental)</strong>:印度、馬來西亞、巴基斯坦、菲律賓、新加坡、台灣、泰國、越南。</p> 古北區(Palaearctic)</strong>: 義大利。</p>
作者: 蔡明諭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