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專業化 - 教育百科
ˋ
ˋ
  • 漢語拼音 zhuān yè huà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uān yè huà
解釋:
  1. 職業團體走向具有專門職業特性的趨勢及過程。
    【例】現代化、專業化的生產,才能提升產品的品質。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專業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uān yè huà
解釋:
職業團體走向具有專門職業特性的趨勢及過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專業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rofessionalization
作者: 張建成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世界上有許多工作團體,如教師團體,發展初期僅係一種職業團體,而非專業團體。後經繼續不斷的努力,才逐漸由職業團體轉變為專業團體,此轉變的過程與結果,稱為專業化。其中,特別為人所強調的,為專業自主權的取得過程。
  其一職業若欲專業化,便須符合專業工作的特徵。李伯曼(M. Lieberman)所述專業工作的八項特徵,相當周詳,常為論者引用。茲據學者意見,彙陳專業的特徵如下:(1)提供公眾獨特、明確而重要之服務;(2)強調智慧的運用,具備系統的知識體系及專門技術;(3)從業人員需要經過長期、正式的專門訓練;(4)成立綜合性的自治組織,控制入會資格權利、等級與標準;(5)個別人員及整個團體享有廣泛的獨立自主權;(6)享有專業自主權的同時,須承擔其獨立判斷及行動的責任;(7)從事工作及成立組織的基礎,服務高於營利;(8)訂定並遵守明確的行為標準及倫理信條。任何一種職業領域,若愈具備上述的特徵,專業化的程度便愈高。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專業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