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魯納的認知發展論 - 教育百科
布 | |
魯 | |
納 | |
的 | |
認 | |
知 | |
發 | |
展 | |
論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Bruner's 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
作者: | 王文科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布魯納的認知發展論」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布魯納(J.S. Bruner)倡導的認知發展理論,以為兒童心智的發展係經由三種表徵的思考方式循序漸進發展,故該理論又稱表徵系統理論(systems of representation theory)。 布魯納所指的三種表徵方式如下: 動作表徵(enactive representation)階段:最年幼兒童最常運用該表徵,如看、走、爬、觸、嚐、嗅等「動作反應」或「操作」來了解或代表外在世界。 影像表徵(iconic representation)階段:兒童透過內在的心像,便可憑在感官內留下的影像來了解或代表外在世界。 符號表徵(symbolic representation)階段:當兒童利用符號表徵時,表示其已能擺脫具體事物的約束,而利用語言符號處理過去與未來,掌握可能性或假設,不必再仰賴行動。 布魯納曾赴瑞士,在皮亞傑(Jean Piaget, 1896~1980)主持下的國際發展認識論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Genetic Epistemology)研究一年。因此,他的認知發展理論深受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的影響。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