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動作表徵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nactive Representation
作者: 陳聰文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動作表徵是布魯納(J.S. Bruner)發展論中發展的第一個時期。此期的兒童常使用身體動作去了解外在世界,以獲取知識。
  布魯納認為動作表徵是幼兒一至二歲間經常使用的認知方式。在嬰兒期最常有的動作是看、眼球轉動、或頭部的移動。這些屬自然的動作,隨後逐漸發展出抓、握、嚼的動作,接著便能與周遭事物產生關聯。
  動作表徵能作為行動的指導,具有目的導向的功能。是根據某種形式或表徵而來,任何簡單的動作,都具有持續性意向(persistent intention)、回饋及結構等三大特徵。經此歷程而建立習慣的類型,進而能指引行動。因此不是單獨而片面的動作,也不是刺激與反應間的聯結而已。
  動作表徵與皮亞傑(Jean Piaget, 1896~1980)的「感覺動作期」(Sensori-motor period)相類似,是認知發展的基礎。但布魯納提出動作表徵,以為「動作」(action)行為具有表徵的作用,皮亞傑則表示懷疑。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動作表徵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