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大葉合歡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à yè hé huān
解釋:
植物名。豆科合歡屬,落葉大喬木。樹皮暗灰色或褐色。偶數二回羽狀複葉,羽片二至八對,小葉六至八對,總柄近基部及先端各有一盃形大腺體。花淡綠黃色,腋生,總梗短而生多數頭狀花序,有芳香。莢果闊扁而薄,熟成淡黃色。種子扁平橢圓形,邊材黃白色,心材暗褐色。樹皮、種子可作藥用。也稱為「大合歡」。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大葉合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大葉合歡
英文名: Albizia lebbeck
描述:
落葉大喬木,高可達20公尺;樹皮暗灰或淺褐,粗糙,有不規則縱裂,皮孔顯著;偶數羽狀複葉,互生,羽片2-4對,長5-10公分;小葉6-8對,橢圓形至長橢圓形,先端小葉倒卵狀橢圓形,長2.5-4公分,寬1-2.5公分,先端鈍或略凹頭,基部歪圓;花多數聚合為頭狀花序;花萼漏斗形,有短齒裂;花冠黃色或黃綠色,漏斗形,5裂;雄蕊多數,花絲細長;莢果黃褐色,扁而薄,長橢圓形;種子淡褐色,卵形,扁平,光滑。
分布:
熱帶亞洲、非洲及澳洲北部
作者: 周富三, 廖俊奎, 王豫煌, 林朝欽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