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宗教說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heory of Religion
作者: 郭禎祥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宗教說主張藝術的起源與宗教有密切的關係。原始民族驚異於大自然的神祕變化,如日月的晦明、萬物的生死、草木的榮枯以及風、雲、雨、雷、電、雪等之變化不測,隨時都足以震憾初民之耳目與心靈,而使其發生驚異疑懼之感情,在不明其所以然的情況下,乃產生有「神」的存在想像與信念,而生崇拜的念頭。初民把這種欽敬崇拜的意識化為具體的行動表現,就有所謂自然崇拜(如對太陽、月亮、大地、火、水、山等的崇拜)、動植物崇拜(如對蛇、牛、象、猴、貓等)、圖騰崇拜(如美洲土著的圖騰柱、中國上古的官龍等)、靈物崇拜(如石、齒、貝、玉等)、偶像崇拜及活人崇拜(如神像、酋長、國王等)、鬼神崇拜與祖先崇拜(由輪迴轉世的觀念,而產生描繪死後世界與裝飾喪葬物)。由這些信念所產生的儀式活動與附帶產物,遂成為各種藝術創作的根源。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宗教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