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小蝗鶯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小蝗鶯
英文名: Locustella certhiola certhiola
描述:
雌雄鳥同型。體背自前額至尾上覆羽均為橄欖褐色,頭頂、背、肩具有濃密的黑色條紋,尾上覆羽具有黑色中央端斑。尾羽橄欖褐色,除中央一對外,具有灰白色的端緣及黑色的次端斑,越往兩側黑色的次端斑越大。眉紋污白色,自喙基至頰淡黃色有褐色斑點,耳羽橄欖褐色有白色羽軸。兩翼覆羽及三級飛羽黑色,有淡色羽緣,三級飛羽尖端淡白色,其餘飛羽褐色。頸側、胸及兩脇淡褐色,頦、喉、下胸、腹白色,尾下覆羽皮黃色。喙黑色,喙緣及下喙暗肉色。跗蹠及趾淡黃肉色。
分布:
繁殖於西伯利亞、中國西北、蒙古及中國東北,冬季遷移至印度、中南半島、中國東南及印尼度冬。台灣出現於平原地區。
作者: 蔡牧起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allas's Grasshopper Warbler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Locustella certhiola
形態:
長13~14公分,雌雄外型相同,身體背面橄欖褐色至黃褐色,密布黑色縱斑,後頸灰褐色,翼短圓,飛羽及覆羽邊緣白色至皮黃色,腰栗褐色,眉線白色,過眼線黑色,頰深色具斑紋,身體腹面大致白色,胸及脅污黃色。尾暗褐色楔形,尾羽有黑色細橫紋,除中央尾羽外末端均為白色,次末端黑色。上喙黑色,下喙暗肉色,腳橘黃色。亞成鳥似成鳥,但腹面偏褐色,且有縱紋。
分布:
共4亞種,分布於亞洲部及南部,包括西伯利亞、日本、中國至印度。本種在各地為遷移性的候鳥。
生態習性:
棲息於泥沼、草澤或是水邊的高莖草上,單獨或成對在密生的草叢中活動而不易見到,當被驚擾時,會像一隻老鼠一樣迅速地沿地面竄進草中,而驚鴻一瞥,楔形而張開的尾及栗褐色的腰為明顯的辨識特徵。
綱:
T0000000651--鳥綱(Class Aves)
目:
T0000000785--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科:
T0000000821--鶯科(Family Sylvi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小蝗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