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崩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ㄕㄢ
  • 部首外筆畫 8
  • 總筆畫 11
  • 漢語拼音 bēng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ㄉㄠˇㄊㄚㄖㄨˊ:「ㄕㄢㄅㄥ」、「ㄅㄥㄊㄚ」。
  2. ㄏㄨㄟˇㄏㄨㄞˋㄖㄨˊ:「ㄅㄥㄎㄨㄟˋ」、「ㄌㄧˇㄈㄟˋㄩㄝˋㄅㄥ」、「ㄈㄣㄅㄥㄌㄧˊㄒㄧ」。
  3. ㄍㄨˇㄔㄥㄊㄧㄢㄗˇㄙˇㄖㄨˊ:「ㄐㄧㄚˋㄅㄥ」、「ㄅㄥㄘㄨ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崩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ēng
解釋:
  1. 倒塌。
    【例】山崩、崩坍、崩塌
  2. 毀壞。
    【例】崩潰、禮廢樂崩
  3. 古稱天子之死。
    【例】駕崩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ēng
解釋:
[動]
1.倒塌。如:「崩塌」、「天崩地裂」。《詩經.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沸騰,山冢崒崩。」唐.李白〈蜀道難〉:「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2.毀壞。《論語.陽貨》:「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漢書.卷八八.儒林傳.序》:「今禮廢樂崩,朕甚愍焉!」
3.滅亡。《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非兵不彊,非德不昌,黃帝、湯、武以興,桀、紂、二世以崩,可不慎歟?」
4.古稱天子之死。如:「駕崩」、「崩殂」。《禮記.曲禮下》:「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傳》:「孝景崩,武帝立,左右以為廣名將也,於是廣以上郡太守為未央衛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a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倒塌、坍方、陷落。
音讀: pi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