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所羅門石龍子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olomon Island Skink, Giant Skink, Monkey Tailed Skink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Corucia zebrata (Gray, 1855)
形態:
全長最大可達70~80公分左右;頭部寬大,口吻部短而鈍圓,耳孔與眼睛約等大,體鱗很大,體鱗列數約36~38,四肢有力,趾爪極為發達,尾部可纏繞物體;頭部背面紅褐色,體背面以綠白色為底,上有不規則的褐色斑紋或暗色斑點,腹面白色。
分布:
只分布於所羅門群島一帶。
生態習性:
本種為現生石龍子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喜棲於熱帶雨林區,為樹悽型,尾部會纏繞樹的枝幹,以協助攀爬時的隱定性,夜行性種類,白天多藏身於樹洞中,草食性為主,喜歡吃天南星科的植物,生氣時會發出低嗚聲,為卵胎生。
目:
有鱗目(Class Squmata)
亞目:
蜥蜴亞目(Suborder Lacertilia)
科:
石龍子科(Family Scincidae),Skinks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所羅門石龍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