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條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ㄕㄨˋ˙ㄉㄜㄒㄧㄠˇㄖㄨˊ:「ㄌㄧㄡˇㄊㄧㄠˊ」、「ㄊㄥˊㄊㄧㄠˊ」。
  2. ㄒㄧㄚˊㄔㄤˊ˙ㄉㄜㄉㄨㄥ西˙ㄒㄧㄖㄨˊ:「ㄅㄨˋㄊㄧㄠˊ」、「ㄇㄧㄢˋㄊㄧㄠˊ」、「ㄐㄧㄣㄊㄧㄠˊ」、「ㄒㄧㄢˋㄊㄧㄠˊ」、「ㄧㄡˊㄊㄧㄠˊ」。
  3. ㄎㄨㄢˇㄇㄨˋㄒㄧㄤˋㄇㄨˋㄖㄨˊ:「ㄈㄚˇㄊㄧㄠˊ」、「ㄊㄧㄠˊㄎㄨㄢˇ」、「ㄊㄧㄠˊㄌㄧˋ」。
  4. ㄘˋㄒㄩˋㄒㄧˋㄊㄨㄥˇㄖㄨˊ:「ㄐㄧㄥˇㄐㄧㄥˇㄧㄡˇㄊㄧㄠˊ」。
  5. ㄌㄧㄤˋㄘˊ:①ㄐㄧˋㄙㄨㄢˋㄊㄧㄠˊㄓㄨㄤˋㄨˋ˙ㄉㄜㄉㄢㄨㄟˋㄖㄨˊ:「ㄧˋㄊㄧㄠˊㄩˊ」、「ㄌㄧㄤˇㄊㄧㄠˊㄒㄧㄢˋ」、「ㄙㄢㄊㄧㄠˊㄒㄧㄤㄧㄢ」、「ㄨˇㄊㄧㄠˊㄑㄩㄣˊ˙ㄗ」。②ㄐㄧˋㄙㄨㄢˋㄨㄣˊㄕㄨㄈㄣㄒㄧㄤˋ˙ㄉㄜㄉㄢㄨㄟˋㄖㄨˊ:「ㄇㄧㄣˊㄈㄚˇㄍㄨㄥˋㄧㄡˇㄦˋㄦˋㄨˇㄊㄧㄠ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條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iáo
解釋:
  1. 細長形的物體。
    【例】線條、麵條、枝條
  2. 呈細長形狀的。
    【例】條紋、條膏
  3. 次序、系統。
    【例】有條不紊、井井有條
  4. 分項舉出的。
    【例】條款、條文、條例
  5. 量詞:(1) 計算條狀物的單位。
    【例】一條魚、兩條線、三條香煙 (2) 計算文書分項的單位。
    【例】民法共有一二二五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iáo
解釋:
[名]
1.細長的樹枝。如:「柳條」、「枝條」。唐.李白〈折楊柳〉詩:「攀條折春色,遠寄龍庭前。」
2.長條形的物體。如:「線條」、「麵條」、「便條」、「油條」。
3.項目、條目。如:「條款」、「條例」、「法條」。
4.次序、系統。如:「有條不紊」、「井井有條」。
5.量詞:(1)計算條狀物的單位。如:「一條魚」、「兩條線」、「三條香菸」、「五條裙子」。(2)計算文書分項的單位。如:「《民法》共有一二二五條。」
[形]
1.長。《書經.禹貢》:「厥草惟繇,厥木惟條。」
2.暢通無阻。如:「條暢洞達」。《戰國策.魏策一》:「地四平,諸侯四通,條達幅輳,無有名山大川之阻。」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iâu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細長的東西。
  2. [[量] ] 計算細長物的單位。
音讀: tiâu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細長的東西。
  2. [[量] ] 計算細長及分列事物的單位。
  3. [[名] ] 分列的文字或理路。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