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模仿(心理學) - 教育百科
仿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mitation
作者: 陳聰文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模仿是指由觀察別人的行為而仿效,使自己的行為與被模仿者相同。
  模仿的概念在十九世紀末即受到心理學者們的重視,當時把模仿認為是人類生而具有的本能或傾向;經實驗研究後已逐漸推翻此論點。心理學家也由實驗中提出幾種關於模仿的不同論點:(1)聯結論與古典制約論(association and classical conditioning),(2)工具制約論(instructional conditioning),(3)感覺回饋論(sensory feedback theory),(4)刺激接近與中介說(stimulus contiguity and mediation)。在上述四個論點中,學習理論中的增強與接近是兩個重要的因素。
  觀察者在模仿過程中並非被動地接受;模仿學習之產生有三點:(1)楷模本身的特質及示範刺激(modeling stimuli)的量與複雜度;(2)示範的方式;(3)觀察者的特質:指社會經驗及人格特質。
  心理學上常因區分重點的不同,而對模仿與認同(identification)之定義莫衷一是。總括而言,認同似可當作是個人在社會化歷程中,選擇別人的行為,內在化於自己行為體系中的全面性、持久性與潛在性的模仿學習;兩者之差別主要在程度上的不同。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模仿(心理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