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爆竹 - 教育百科
ˋ
ˊ
bào zhú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ào zhú
解釋:
  1. 用紙捲裹火藥做成,點燃引線就會炸裂。多用於年節、喜慶。
    【例】過年燃放爆竹固然可以增添喜氣,但也要注意安全。 △炮竹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爆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ào zhú
解釋:
古時以火燃竹,劈啪作響,用以驅鬼。今則用紙捲裹火藥做成,點燃引線就會炸裂,發出巨大聲響,常在喜慶時燃放。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正月》:「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惡鬼。」《紅樓夢》第五三回:「一夜人聲嘈雜,語笑喧闐,爆竹起火,絡繹不絕。」也作「爆竿」、「爆仗」。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爆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屬性: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對應華語: 爆竹、鞭炮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爆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炮仔 相關客家語 爆竹
相似詞 爆仗、炮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