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蜈蚣櫛蛇尾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蜈蚣櫛蛇尾Ophiocoma scolopendrina,屬於櫛蛇尾科,俗名海蜈蚣。棲息在水深0~1公尺深的潮間帶潮池岩縫中或石塊下,是台灣地區潮間帶最常見的一種陽燧足。體盤直徑約2.5~3公分,其反口面覆蓋著顆粒狀的突起,並排列成數個「V」字型紋路;腕足從口邊輻散而出,由蜈蚣體節般的櫛片串成,腕足數大多數個體為5隻,長約10~15公分左右。體盤及腕足一般呈深褐色,但也有灰白色及黑色的個體。腕針呈棒狀且上層較下層粗長。漲潮時會伸出腕足在水中擺動,捕食浮游生物及有機碎屑。本種在台灣的生殖季節約在7~8月間。 廣泛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海域;台灣各地及各離島的礁岩區潮間帶皆可發現。
知識 1:
覆瓦狀(Roof tiles like)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蜈蚣櫛蛇尾
中文門名: 棘皮動物門
中文屬名: 櫛蛇尾屬
紀錄類別: 無脊椎動物棘皮知識單元
中文科名: 櫛蛇尾科
棲所環境: 珊瑚礁區
拉丁種小名: scolopendrina
拉丁屬名: Ophiocoma
中文綱名: 蛇尾綱
拉丁界名: Animalia
拉丁科名: Ophiocomidae
拉丁門名: Echinodermata
學域-大分類: 動物-棘皮動物類
分布深度: 0~1m 潮間帶及潮池
中文界名: 動物界
世界地理分布: 印度-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地點: 各地珊瑚礁區
中文目名: 真蛇尾目
拉丁目名: Ophiurida
拉丁綱名: Ophiuroidea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蜈蚣櫛蛇尾
英文名: Ophiocoma scolopendrina
描述:
俗稱蜈蚣陽隧足、蛇星,閩南語俗稱海蜈蚣、海時鐘,英名 Banded Brittle Sea Star, Millipede Brittle Star, Black Brittle Starfish。體盤直徑約可達2公分,呈傘狀具V型紋路,背面佈滿小顆粒突起,靠近生殖裂口處裸露,無小顆粒突起,幅楯不明顯。腕足大都5隻,長約5至14公分,由口邊輻散而出,由似蜈蚣櫛之櫛片串成,橫切面呈圓形,腕針呈棒狀,上層的腕針比下層粗且長,腕足前半段的腕針上常有許多小白點,反口面(背部)具有很多細小的顆粒突起,大都呈黑褐色且具有不規則的暗色斑紋,少數個體呈綠褐色、黑色或灰白色,黑色的個體在體盤的反口面周緣常有白色的V字形斑紋。口面(下方)呈黃棕色。
分布:
本種廣泛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海域,包括東非、馬達加斯加、紅海、東南阿拉伯半島、波斯灣、馬爾地夫、錫蘭、孟加拉、東印度群島、菲律賓、中國、臺灣、日本、北澳大利亞、東南太平洋群島、新幾內亞和夏威夷,為常見種,臺灣各地珊瑚岩礁海岸數量很多,為恆春半島、小硫球最常見的陽隧足。
作者: 陳育賢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