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正德舞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hêng Tê Wu
作者: 董錫玖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樂舞名。晉代雅樂舞蹈。晉武帝司馬炎泰始二年(西元266)改製郊廟歌,但樂舞,仍沿用魏代的雅樂舞蹈。七年之後,於晉武帝泰始九年(西元273)「荀勗遂典知樂事,使郭瓊、宋識等造《正德大豫之舞》,而荀勗及傅玄、張華又各造此舞歌詩」(《宋書.卷十九》)晉的雅樂舞蹈有一、《正德舞》:晉新創之舞。二、《大豫舞》晉新創之舞。又以《正德舞》為前舞,《大豫舞》為後舞。三、《宣武舞》:原為漢代《巴渝舞》,魏改為《昭武舞》。四、《宣文舞》:原為漢代《文始舞》,魏改為《羽籥舞》,晉仍沿用,但改名《宣文舞》,以示不相沿襲。北周時,凡郊廟祭祀所用之舞中仍有《正德舞》。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正德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