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妮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ㄋㄩˇ
  • 部首外筆畫 5
  • 總筆畫 8
  • 漢語拼音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ㄒㄧㄠˇㄋㄩˇㄏㄞˊㄧㄡˇㄞˋㄌㄧㄢˊㄏㄨㄛˋㄅㄧˇㄕˋ˙ㄉㄜㄧˋ˙ㄙㄖㄨˊ:「ㄒㄧㄠˇㄋㄧˊ˙ㄗ」。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妮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婢女。
    【例】妮婢
  2. 小女孩。有愛憐或鄙視的意思。
    【例】小妮子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婢女。如:「婢妮」。《大宋宣和遺事.利集》:「帝觀翫,忽有一妮婢,衣褐衣,口稱韋夫人遣來。」
2.小女孩,有愛憐或鄙視的意思。如:「小妮子」。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婢女。《正字通.女部》:「妮,今又呼婢曰妮。」《新五代史.卷一七.晉家人傳.高祖皇后李氏》:「吾有梳頭妮子,竊一藥囊以奔于晉,今皆在否?」《大宋宣和遺事.利集》:「帝觀翫,忽有一妮婢,衣褐衣,口稱韋夫人遣來。」

2. 小女孩。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美婦人我見過萬千向外,不似這小妮子生得十分憊賴。」《儒林外史》第五一回:「夜靜了,你這小妮子船上沒有人,你也不怕麼?」

3. 女子之人名用字。《集韻.平聲.脂韻》:「妮,女字。」

注音: ㄋㄧ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妮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