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瞭 - 教育百科
ˇ
  • 部首 ㄇㄨˋ
  • 部首外筆畫 12
  • 總筆畫 17
  • 漢語拼音 [一]liǎo[二]liào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ㄇㄧㄥˊㄅㄞˊㄑㄧㄥㄔㄨˇㄖㄨˊ:「ㄇㄧㄥˊㄌㄧㄠˇ」、「ㄌㄧㄠˇㄖㄨˊㄓˇㄓㄤˇ」。

注音:
解釋:

ㄘㄨㄥˊㄍㄠㄔㄨˋㄒㄧㄤˋㄩㄢˇㄎㄢˋㄖㄨˊ:「ㄌㄧㄠˋㄨㄤ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瞭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iǎo
解釋:
  1. 明白、清楚。
    【例】明瞭
  2. 通「了」。
    【例】瞭解
注音:
漢語拼音: liào
解釋:
  1. 從高處向遠看。
    【例】瞭望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瞭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iǎo
解釋:
[動]
明白、清楚。如:「明瞭」、「瞭解」。
[形]
眼睛明亮。《孟子.離婁上》:「胸中正,則眸子瞭焉。」漢.趙岐.注:「瞭,明也。」
注音:
漢語拼音: liào
解釋:
[副]
遠看。如:「瞭望」。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瞭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瞭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ió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眼睛快速掃過,瞄一下的意思。
同義詞:
音讀: liáu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liâu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瞭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ㄌㄧㄠˇ

1. 眼睛明亮。《周禮.春官.序官》:「眡瞭三百人。」《孟子.離婁上》:「胸中正,則眸子瞭焉。」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知音》:「目瞭則形無不分,心敏則理無不達。」

2. 明白、清楚。如:「明瞭」。《朱子語類.卷一三七.戰國漢唐諸子》:「見得道理透後,從高視下,一目瞭然。」《蕩寇志》第三三回:「雖未出兵打仗,而戰陣攻取之法,瞭如指掌。」

㈡ㄌㄧㄠˋ

遠看。如:「瞭望」。《三國演義》四○回:「孔明分撥已定,乃與玄德登高瞭望,只候捷音。」清.夏燮《閩淛再犯》:「是時我水師瞭西洋船大幫連檣內進,皆游涌而逸。」清.黃遵憲〈東溝行〉:「我軍瞭敵遽飛砲,一彈轟雷百人掃。」

注音: ㈠ㄌㄧㄠˇ ㈡ㄌㄧㄠ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瞭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