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埸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邊境。
    【例】疆埸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田界。《詩經.小雅.信南山》:「疆埸翼翼,黍稷彧彧。」漢.毛亨.傳:「埸,畔也。」
2.邊境。如:「邊埸」。《左傳.成公十三年》:「鄭人怒君之疆埸,我文公帥諸侯及秦圍鄭。」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邊境。如:「邊埸」。大徐本《說文解字.土部.新附》:「埸,疆也。」《左傳.成公十三年》:「鄭人怒君之疆埸,我文公帥諸侯及秦圍鄭。」晉.江統〈徙戎論〉:「惟以待之有備,禦之有常,雖稽顙執贄,而邊城不弛固守,為寇賊彊暴,而兵甲不加遠征,期令境內獲安,疆埸不侵而已。」

2. 田界。《詩經.小雅.信南山》:「疆埸翼翼,黍稷彧彧。」漢.毛亨.傳:「埸,畔也。」《後漢書.卷四○.班彪列傳上》:「下有鄭、白之沃,衣食之源,隄封五萬,疆埸綺分,溝塍刻鏤,原隰龍鱗。」

注音: ㄧ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埸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