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枷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ㄍㄨˇㄕˊㄊㄠˋㄗㄞˋㄈㄢˋㄖㄣˊㄅㄛˊ˙ㄗㄕㄤˋ˙ㄉㄜㄇㄨˋㄅㄢˇㄒㄧㄥˊㄐㄩˋㄖㄨˊ:「ㄐㄧㄚㄙㄨㄛ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枷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ā
解釋:
  1. 古時套在犯人脖子上的木板刑具。
    【例】枷鎖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ā
解釋:
[名]
1.古時套在犯人脖子上的刑具。用木板製成。如:「枷鎖」、「披枷帶鎖」。
2.擱置衣物的器具。通「架」。《禮記.曲禮上》:「男女不雜坐,不同椸枷。」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古代套住犯人脖子和四肢的刑具。引申為束縛人的負擔。
音讀: ka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ㄐㄧㄚ

1. 農具。《說文解字.木部》:「枷,柫也。……淮南謂之柍。」《玉篇.木部》:「枷,……又持穀者。」

2. 套於犯人頸部的刑具。《玉篇.木部》:「枷,囚具。」《字彙.木部》:「枷,項械。」《元曲選.爭報恩.第三折》:「項戴著沉枷,身纏著重鎖。」《水滸傳》第二七回:「取一面七斤半鐵葉團頭護身枷釘了,臉上免不得刺了兩行金印,迭配孟州牢城。」

㈡ㄐㄧㄚˋ

擱置衣物的器具。通「架」。《禮記.曲禮上》:「男女不雜坐,不同椸枷。」

注音: ㈠ㄐㄧㄚ ㈡ㄐㄧㄚ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枷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