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世繪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fú shì huì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浮世繪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fú shì huì |
解釋:
一種盛行於日本江戶時代(西元1603~1867)的木版畫。以明豔的色彩,簡練的線條描繪民間風俗、人物、風景等,能充分反映當時的民間生活。浮世繪約風行二百餘年,著名的畫家有鈴木春信、菱川師宣等。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浮世繪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Ukiyoe |
作者: | 郭禎祥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浮世繪是日本興起於十六世紀末,一直到十九世紀中葉的現世風俗畫。「浮世」即「現世」的意思,所以其描寫題材大都是民間風俗、優徘、武士、風景等具有鮮明日本民族風格的題材。表現虛幻、虛浮、歡樂無常的現世生活。 浮世繪是一種利用刻版印刷製作而成的藝術,其風格色彩明亮豔麗、線條簡潔有力,對於歐洲現代藝術有很大的影響力。例如梵谷(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的某些畫作,就受浮世繪風格的影響。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浮世繪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