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猓 - 教育百科
ˇ
  • 部首 ㄑㄩㄢˇ
  • 部首外筆畫 8
  • 總筆畫 11
  • 漢語拼音 guǒ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uǒ
解釋:
參見「猓玀」、「猓猓」等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猓玀」:中國少數民族之一。散居於雲南、貴州、四川及越南北部一帶。身長,鼻高,皮膚淡棕色。清.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貴交址.爨蠻》:「北勝又有號猓玀者,與四川建昌諸猓 同類,純服氈毳,男女俱跣足。」清.鈕琇《觚賸.卷八.綠瓢》:「滇中猓玀有黑白二種,皆多壽,一百八九十歲乃死。」又作「猓猓」。

2. 「猓然」:古書上指一種長尾猿。晉.左思〈吳都賦〉:「狖鼯猓然, 騰趠飛超。」《北齊書.卷三七.列傳.魏收》:「遇崑崙舶至,得奇貨猓然褥表、美玉盈尺等數十件。」

注音: ㄍㄨㄛ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猓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