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泰國八色鶇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Gurney's Pitta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Pitta gurneyi
形態:
體長18~20公分。體色非常豔麗,雄鳥頭部黑色,頭頂至後枕為藍色,身體下半為鮮黃色自胸腹貫穿一黑色區塊,脅部則密佈黑色的橫紋。雌鳥則樸素許多,胸腹黃色由棕褐色橫紋取代,頭頂則為紅褐色。
分布:
分布於亞洲東南部,侷限於泰國南部之低海拔常綠闊葉林或次生林。曾被認為屬於不普遍的鳥種,但由於棲地的大量破壞,加上捕獵壓力,已成為全世界瀕臨絕種的鳥種之一,數量非常稀少,1952年之後的34年間都沒有觀察記錄,1986年才再度被發現,在1999年底的普查結果顯示,目前已知的群族只剩26隻。
生態習性:
單獨或成對活動。繁殖期5~10月,巢球形,築在棕櫚或其他幼樹上,離地約1~2公尺。產卵3~5枚,亮白色,上有稀疏的灰色斑點。
綱:
T0000000651--鳥綱(Class Aves)
目:
T0000000785--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科:
T0000000799--八色鶇科(Family Pitt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泰國八色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