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熱輻射 - 教育百科
ˋ
ˊ
ˋ
  • 漢語拼音 rè fú shè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rè fú shè
解釋:
由物體內帶電粒子因熱運動而產生的電磁波輻射。物體的熱透過電磁波輻射,無需經由媒介物質,直接傳送到遠處。如我們所感受到的太陽熱度。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熱輻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heat radiation
作者: 張式魯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藉電磁波的形態以光速傳遞的輻射能量(radiant energy)中,波長在3μm至 1,000μm時對物質具有顯著的熱效應,稱為熱輻射。其中主要部分包括可見光與紅外線。
  物質由於其溫度而發射的電磁輻射,即為熱輻射;任意兩個或多個物體,即使是熱力平衡狀態下,亦會持續的發射熱輻射(Prevost 定律,1972)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熱輻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thermal radiation
日期: 2003年10月
出處: 測繪學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當物體溫度大於絕對零時,物體內原子和分子會產生熱運動,從而輻射電磁波、熱輻射能的波長及強度因物體之性質與溫度而異。熱輻射不需要藉助介質,即能將熱能從一物體傳給其他物體。此與熱傳導或熱對流有所不同。太陽表面溫度近於6000K,其熱輻射能以光速傳向宇宙,包括地球。地球表面溫度平均為300K。其熱輻射能可以熱紅外光探測器接收之。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熱輻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